欲辨已忘言
《深度工作》读书笔记

《深度工作》读书笔记

  • 价值和壁垒
    • 在没有干扰的状态下,把个人的认知能力推到极限,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和产生壁垒不容易被别人复制
    • 三种人会在这个时代获得优势:可以利用智能机器提高工作效率或产生创造性的人,各行业中最优秀的人,拥有资本的人。成为前两者都需要深度工作。
    • 专注有助于复杂技能的固化和形成
    • 专注的工作状态会形成心流,极大提升幸福感
  • 危害
    • 游手好闲时候不会想好的事,只会本能的想各种消极的问题或者寻求易得的娱乐
    • 极度浮浅的状态下度过足够的时间,会永久的降低深度工作的能力
  • 目标
    • 不遗余力的推进认知能力极限,强化工作、学习和思考的深度,高质量休闲和休息
  • 深度工作的标准
    • 一个刚毕业的聪明的大学生需要多久来完成这项工作,如果跟你的时间差不多,那么就不是一项需要深度工作的事
  • 哲学
    • 禁欲哲学:需要自身价值极高
    • 双峰哲学:适合,按年、季度、周、天,来两极化分配时间
    • 节奏哲学:每天固定时间段深度工作的习惯
    • 记者哲学:专家级的随时进入深度工作
    • 结论:采用双峰和节奏,在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之前养成记者哲学能力,不然情况会随着自己的时间价值的提高而恶化
  • 环境和仪式感
    • 创造环境帮助自己进入深度工作状态,甚至不惜大手笔(如果跟产出价值相比划得来的话)
    • 开启深度和结束深度时都要有仪式感,也能过作为工作和生活,或者两天工作之间的一个明显切割
    • 要注意休息和高质量的安逸时光
      • 清空大脑更好的休息和恢复意志力和集中注意的能力
      • 休息时间是一天中的一天,在这时间里是一个财务自由的人,应该像贵族一样规划和生活
    • 不要独自工作,要有社交和专业反馈
    • 戒掉社交网络:如果你一个月不做某件事情,是否会过得更好,别人是否关心你不做这件事?
  • 针对一个大的,长期性的深度工作:(执行4原则)
    • 关注极端重要的事情(明晰目标)
    • 抓住引领指标(而不是关注结果性指标)
    • 准备一个计分板(时刻关注引领性指标)
    • 定期问责(定期复盘和反思)
  • 针对日常的,零散的深度工作:
    • 在专注中规划分心的时间,这是有本质区别的,及其重要
    • 不断有意识的挑战能力极限
      • 有成果的冥想,散步或着骑行,带着问题,有架构的问题,避免幻想拉回注意力到问题上,如果问题绕圈子,则按照架构继续推进
      • 思维游戏,记住一副扑克牌,思维习惯记忆场景,按照场景组织和提取记忆,表面上时锻炼记忆,其实同时锻炼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
  • 计录和计划自己的日程与时间,并欢迎改变和重新规划,一切只是为了追求产出最大化,规避无效时间,而不是为了追求计划的重要性

添加评论